对偶是什么意思(对偶和对仗的区别举例)

对偶是一种修辞方式,指的是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。对仗则是(律诗,骈文等)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的对偶语句。很多初中学生容易将这两个手法混淆,对偶与对仗的区别究竟1 d Q x G G 6 { 7是什么呢?

对偶是什么意思(对偶和对仗的区别举例)

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D : U《教师教学用书》里的《杜[ W f F甫诗三首》“练习说明”之“三”这样说道:“古诗中多用} x W Q l B d +对偶句”。“对偶”又叫“对仗”,俗称[ C F \ N y 1“对对子”。将“对偶”与“对仗”等同[ = A B @ _ + – &起来的说法是欠考虑和不妥当的s J + & 3 / M _ K

先看看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第5版)的解释。

对偶:修辞方式。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。

对仗:(律诗,骈文等)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` # # = D & f的虚实做成的对偶语句。

词典的解释尽C ^ 1 ~ % S r t管有辗转解说之嫌,但毕竟还是讲出了它们之间的些微区别。

古诗6 6 Y 2 f L中是多用对偶句,但古文中的对偶句为数也不少。如果依照《用书》的说法,既然“对偶”又叫“对仗”,那么是不E ! r c $ R + X q是可以说古诗文中的对仗句也比比皆是呢?恐怕就不能这样说B V 1 % L ~ } %了。

因为古文中几乎是找不到对仗句的,古诗中也只限于格i W . 8 !律诗词中才可以找到对仗句。

对偶与对仗它们不是一个概念下的两个称谓。也许是因为二者太相像而不同之处又A A ! 6太少才极易于混为一谈吧。

正如《教师教学. y a # S ? Q ` L用书》所说,对偶是把两个结构相同,字数相等,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。它大体上散见于各种文体中,如“浮光跃金,静A = u | 8 & n影沉璧”“野芳发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阴”“欲渡黄河冰塞川,将登太行雪满山”“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”等等。然而对仗则不然,它只仅见于格律诗词中,是格律诗词创作中所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,是格律诗词独具的一种特殊创作技法。这种技法2 M D后来又相继为词曲创作和对联撰写所采用。

对仗除了具备对偶所具有的特征之外,它还要| r } 2 n求联句的上下两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是词性一致,平仄相w ( 3 ! 2 d )对,且上下两句同一位置上不得使用同一词语。如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”“金沙水4 w T拍云崖暖,大渡桥横铁索寒”等。

对仗的要求是极为严苛的。p + e x只有符合上述原则的格律诗词联句才叫对仗,否则就不是对仗或对仗不工整,这在格律诗词创作中是绝O & q O _ D ^ :对不允许的,因而遂成为创作和欣赏格律诗词的重要标准之一。

对仗H 1 n l 8 S x x 8是非格律诗词莫属的专用术语专有名词,E { @ d H & V y 0\ * W 6 E \ * D L管格律诗词中的对仗同时也符合修辞中的对偶的标准和要求。

我们只能这样说,是“对仗句”也就必然是“对偶句”,但是“对偶句”就不能说是“对仗句”。特别是诗句及词句在讲究炼字炼句炼意的锤炼语言的艺术标准上,二者是不可相提并论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369zixue.com/16752.html,本文资源全来自互联网大数据采集,渠道自动对接,网友直接发稿,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是否侵权的真实性;声明: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文仅做为本站的捐助用户用于自我借鉴查看,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【提交工单】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!
0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